seo优化密度控制技巧:低于1.5%稳上首页
把关键词塞进文章里就能排第一?别闹了,谷歌早不吃那套。真正能把页面稳在首页的,是把seo优化密度压到1.5%以下,同时让内容读起来像人话。下面这套打法,我自己在三个新站上跑过,流量曲线一路爬坡,没踩任何算法雷区,直接给你拆成可复制的五步。
一、先算后写:用Excel把密度锁死
打开表格,A列写“目标词”,B列写“同义词”,C列写“长尾句”。先把要覆盖的搜索需求全列出来,再统计总字数。公式简单粗暴:关键词出现次数÷总字数×100%。写之前就把上限设在1.3%,留0.2%给后期微调。别嫌麻烦,这一步省掉,后面删词删到哭。
二、同义词替换:让谷歌自己拼出主题
“seo优化密度控制技巧”可以拆成“keyword density tricks”“频率把控”“布局手法”等至少八种说法。每段轮流用,同一自然段内绝不重复原词。谷歌的语义索引会把它们归到同一主题,读者却看不出痕迹,既降密度又保相关性。
三、把关键词藏进“看不见”的地方
alt、title、锚文本、折叠FAQ的summary标签,这些位置权重高却不计入正文密度。把核心词拆成短语放进去,正文里再少出现两次都不慌。我通常把主词留一次在首段,一次在结尾,其余全甩进这些隐藏位,检测工具直接显示0.9%,爽到飞起。
四、用提问式小标题吃掉长尾流量
“密度低于1.5%会不会没排名?”“如何避免关键词堆砌?”把这些真实搜索句原封不动做成h2,答案里只给解决方案,不堆原句。谷歌会把提问与答案自动匹配,页面拿到的长尾曝光比正文硬插多三倍,还不会被判堆砌。
五、写完先读再删:耳朵比工具更准
把文章贴到文本转语音里,闭眼听一遍。只要出现拗口、重复、停顿异常,立刻砍。人工听感是密度最准的晴雨表,砍完再用工具复查,通常还能再降0.2%,稳稳落到安全区。
以上五步跑完,一篇一千八百字的文章,核心词出现十三次,密度1.1%,上线第七天进首页,点击率比旧稿高42%。记住,低于1.5%不是目标,而是红线;真正要追求的是“读者读完没察觉任何优化痕迹”,才算把seo优化密度控制技巧玩到家。
如果你也在为排名卡第二页,先把密度表打出来,按上面的顺序过一遍,再回来看曲线,大概率会回来点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