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揭阳做五金、塑料、服装批发的老板,最近都被“SEO外包按效果付费”这几个字刷屏。业务员把电话打爆,承诺“不上首页不掏钱”,听着像白捡流量,可一签就是十几页合同,真出事才发现条款里全是坑。到底这种模式靠不靠谱?律师把合同逐字抠完,给你一份能直接拿去改的白话版,看完再决定要不要掏钱。
先搞清楚:什么叫“按效果付费”
说白了,就是乙方先把网站优化到搜索引擎首页,甲方再按约定价格结账。看似甲方占主动,实则乙方掌握解释权:什么词算效果、在哪个地区排名、停留多久,合同里只要留一条模糊描述,后期扯皮就能耗死你。揭阳本地一家做鞋材的工厂,去年就被“全国首页”四个字坑了:乙方把“揭阳鞋材批发”做到首页,却告诉工厂“全国”指的是“全国范围可搜索”,不是“全国用户都能看到”。工厂想维权,律师一看合同,只能认栽。
乙方常用三大套路
套路一:偷换关键词。合同里只写“核心词”,不列明细,上线后乙方挑最便宜的长尾词充数,流量没几个,却照收全额。
套路二:虚假排名截图。用本地缓存或广告位截图冒充自然排名,甲方不懂技术,当场被忽悠打款。
套路三:捆绑附加费。合同里埋一句“如需加急,另收30%服务费”,真到上线节点,乙方故意拖延,逼你多掏钱。
律师审核版合同长啥样
揭阳本地律师事务所最近给一家机械设备公司审了份SEO外包合同,改完只剩四页,但句句带刺。重点条款直接复制给你:
第一条:关键词清单。把要优化的关键词、搜索量、当前排名、目标排名、对应金额,全做成表格作为合同附件,乙方每完成一个,甲方书面确认一个,没确认等于没做。
第二条:排名标准。明确“自然排名前10”“非广告位”“全国用户无区域个性化展示”,并约定以“百度官方站长平台24小时平均数据”为准,截图无效。
第三条:考核周期。要求乙方连续稳定保持排名≥30天,才能申请付款,掉出一次就重新计算,防止“一日游”排名骗钱。
第四条:逾期违约金。乙方若未在约定周期内达标,每延迟一天按合同总额千分之五赔偿,上不封顶,逼对方真干活。
第五条:数据归属。优化期间新增的外链、内容、账号全部归甲方所有,乙方需在结款后七天内移交,否则按“商业秘密侵权”处理。
甲方必须做的三项准备
准备一:先查乙方底细。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,看公司注册时间、实缴资本、有无经营异常;再搜“公司名+骗子”,看有无黑历史。
准备二:自己买站长工具。花几百块开百度站长、爱站、5118会员,学会看排名曲线,别让乙方单方面给数据。
准备三:留20%尾款。合同里写清楚:尾款在“稳定排名满90天且咨询量提升≥30%”后支付,防止乙方刷流量凑数。
效果付费到底适不适合你
如果你官网基础差、没内容、没外链,乙方要投入的成本远高于“按效果”收入,对方肯定偷工减料;相反,你本身已有权重,只差临门一脚,按效果付费反而划算。揭阳一家做不锈钢餐具的老厂,官网十年域名,内容也厚实,就是缺外链,乙方两周把“揭阳不锈钢餐具定制”推上首页,双方皆大欢喜。总结一句:底子好,可以试;底子差,先补基础,再谈效果。
签合同当天必须拍照留档
律师提醒:纸质合同每一页都要甲乙双方骑缝签名,手机全程录像,重点条款朗读确认;电子合同就用“腾讯电子签”或“法大大”,自动存证到公证处,防止乙方事后篡改。别嫌麻烦,真打官司,这都是硬证据。
万一被骗,揭阳本地维权路径
金额低于五千,直接走“揭阳仲裁委线上仲裁”,一周出结果;金额超五千,到榕城区法院立案,把合同、聊天记录、排名截图、付款凭证一次性交齐,法院多数会判乙方退一赔一。记得同时向揭阳市市场监管局举报“虚假宣传”,多一条行政罚款,乙方更难受。
看完这篇,把律师版合同模板保存到电脑,下次业务员再打电话,直接甩给他:“能签就签,不能签就滚。”别让“按效果付费”变成“按套路付费”,揭阳老板的每一分钱,都得砸出声响。